“大龄工作狗”辞职读博历程
作者自述
本人大龄工作狗,十八线城市普通家庭,本科二本,目前跨专业申请上某985高校,也许明年即将赴美利坚。因为是边工作便申请,从决定读博到录取过程中做了三份工作,横跨三个城市,与各位分享这一年的新路历程,也许能给各位一丝启发,少走一些弯路。
序
不安
本周即将结束这份工作,开始博士生活的准备工作,可是越是临近,心中的不安越是明显。
我骨子里其实是害怕改变的,目前的生活状态其实很合我意,在帝都不算高但足以小确幸的收入,温馨的公寓,步行二十分钟上班,但我知道,这一切是玻璃上的画,美好但易碎,不能长远。
与其说是我选择走,不如说是我被逼走的。越是成熟,就越难勉强自己去做自己讨厌的事情。这份工作,可以说是我讨厌的,去年8月开始,离开的想法就很强烈。可我毕竟长了这么大,不能再依靠父母了。狠逼自己一把,熬出来了以后,现在也已博士录取,但到了真正该走的时候我反而会慌。应该是骨子里缺乏安全感。
这也让我觉得,主动选择相比,我以前的生活经历中更多的是被动选择,所以对于自己掌控自己的生活还是有些不习惯。相对于自己以前被安排的生活中有一种天然的安全感,现在面临自己作人生重大的选择,自己为自己负责,有不习惯,有慌乱。
这让我想起来小时候学骑自行车,后面有父母掌控骑起来不慌,一旦父母不扶了便慌了,但踉踉跄跄后慢慢的自己能骑了,而且,随着骑行时间越长,骑车的技能竟娴熟了起来。
想想,也惭愧,29岁了,好像自己还未做过自己的重大决定,从选大学,学专业,读研,一直是父母在作决定,自己落了个清闲。从决定读博士,到离职国企,二次跳槽到北京,边工作边申请,复试,录取,这次是完完全全自己做的决定,没有任何人的干扰。
读博这个决定,可以影响到我30岁以后的人生,可以说非常重要。回想起来,边工作边申博的路程一路很辛苦,特别是当时还在青岛轮岗。
精疲力尽
记得在去年十二月在青岛的酒店里准备申请材料的场景,晚上去楼下的文印社打印材料,那个灯火通明的文印社,忙碌但友好的打印小哥。永远难忘的是回武汉递交博士申请材料的经历,可以说是一场分秒必争的战斗。
周六从青岛坐高铁回北京,准备材料,周日参加了国考。下午考完国考马不停蹄回到公寓,收拾行李直奔北京西站,连夜火车赶往武汉,周一早上到了武汉,先去档案馆打印大学成绩单,然后赶回硕士学校,匆忙见了硕士时期的导师,导师当场帮忙写完推荐信,然后打印所有材料,在父亲的车上整理材料,然后在去装订,下午赶到博士高校成功递交申请。
这里面有一段很值得思考的经历,我记得下午四点办完了一切事情,父亲想让让我回家住一晚,我也不知道为什么,拒绝了,买了当晚七点飞青岛的机票,惹的父亲有些不高兴。但事后证明,这个选择是多么正确。
晚上十点到达青岛,刚下飞机打开手机,发现有公司领导的未接来电提醒,电话回过去,领导说明天来青岛,要见我,看看工作进度(囧)。因为读博的事情没有跟单位说,所以很害怕被发现,但幸好没有被领导逮到。
后面就是无尽的等待,等待申请审核的复试名单。还记得等待的那段时时每天为了给公司配的车充电,每天不得不把车开到酒店附近的mall的地下车库充电,自己就在商场里面闲逛。整个申博印象最深的场景就是知道审核名单出来的那一刻。
记得当时是2017年12月29日,一个周五,下午五点,我办完事开车回酒店的路上,天一半黑,在一个路口处我手机收到qq消息,我看了一眼是一个同申请的博友发来的,当时我的内心突然一阵抽动紧张了一下,随即镇定下来。我打开双闪,把车靠向路边,点开手机,果然是告诉我复试名单出来了,可以交报名费了,得知我俩都通过了,互道了恭喜后结束了对话。
我抑制住内心的狂喜,立马用网银交了钱,点燃了一根香烟,看着车窗外来往的车辆,我知道离胜利又近了一步,而且是关键的一步。
双线作战
前面提到我从11月起被排到青岛轮岗,那么就从轮岗说起吧。轮岗的一个好处是工作时间比较自由,但非常辛苦,还记得12月的时候,跟同事去黄岛办业务,回到青岛已经是晚上十二点,车窗外飘起了雪花,高架桥上就我们一辆车,仿佛整个城市只属于我们几个人,那种感觉至今难忘。
11月去轮岗之前见了导师一面,中间有一点原因差点没见成,还好最后见到了,双方大致互相了解了一下,导师大致留了个不错的印象。第一次见面,感觉老师比较健谈,属于爽快人类型,这也让我有所放心。主要谈了谈个人经历,以及个人发展规划,英语水平如何,其中没有涉及学术以及专业方面的考察。
老师最后给我布置了一点任务,让我看五十篇英文顶刊的文献,然后汇报给他(最后自己尽力了,但并没有看到那么多)。事后分析老师的心理状态应该是有意向,但还想再考察考察。这次见面,经过慎重考虑,我带了点糕点特产,毕竟作为一个工作过的人,要做到礼节。
这里也是一点思考,看老师要不要带点东西,我的观点是,1如果本身是在读学生,又是第一次见导师,不建议带2.如果已工作,可以根据导师的年龄和性别带一些东西,不宜贵重,主要是表现出礼节。3.如果跟老师已经认识或者是熟人介绍,可以带一点,主要是人情往来。总的来说,都不宜贵重,不能让这件事情的性质变了。
1月的青岛已经开始寒意逼人,早晨在楼下的7-11买根玉米开始在零下十度的天气下奔波,晚上回到酒店就开始看论文。这样大概到了1月中旬,准备跟老师汇报。但老师貌似很忙,自己也很忙,于是双方决定就通过微信语音进行汇报,我记得约的是一个周二的晚上八点。
其实我自己心里还是有些紧张,因为我知道老师对我有兴趣,但他一直没有松口要还是不要,所以我知道我必须再拿出些什么来说服他。我知道,我不管拿出些什么,哪怕是诚恳的态度,都能增加自己的胜率。跟老师音频刚开始我就感受到了压力,与先前见面聊天时和谐的气氛完全不同,我按照事先的写的提纲把我所看的英文论文的内容进行讲解,讲到第二节老师就开始提问,问这个实验的实验方法是什么,变量是什么。
还好,我有所准备,大致能将出来,然后,老师没等我歇口气就开始连环发问,开始还能答出,到了第四个还是第五个问题我就有些吃力了。我的心里有些慌,但又想想,都走到这一步了,不能怂,即使自己有些慌乱,但语气和态度上总体保持了一个平和且理性,我故意降低语速,让自己的每一句话都显得是那么的肯定,并且让自己的大脑能够有足够的时间对问题进行反应。
并且这时,把自己平常的英文功底拿了出来,临场翻译了一些长难的英文句型,并且,用的是比较地道的英式发音。后面老师,问了一个我不知道的概念,应该是一种实验方法,但不属于这篇文章,我就用一种坚定但平和的口气告诉老师我不知道,老师这时候说,看来你还没完全看懂。
事后分析,老师这番突然的咄咄逼人是故意的,他为了能在最短时间中看出我对问题的理解深度,以及反应和抗压能力,特别是他最后说我没完全看懂,故意的成分很明显,为什么这么说呢,因为,他故意用一个我不知道的概念来发问,其实答案我肯定不知道,他知道我肯定不知道为什么要问呢,因为他需要说出我没看懂这句话,至于为什么,后面揭晓。汇报过半,我反而不慌了,为什么,因为我知道最艰难的山头已经翻越了,接下来老师让我聊聊我硕士发的论文,我心里暗喜,知道,他其实是给我留了一个机会,什么机会?当然是证明自己的机会,如果此刻不能说出个道道来,自然是凉凉。
从过往找工作的面试经验来看,一般面试官一旦给你留了一个这样的机会,多半还是很希望要你的,不然,他留机会干嘛,后面是讲自己发表的论文,因为比较了解,所以可以说是滔滔不绝了,汇报的氛围也由开始的咄咄逼人变成了聊天,甚至聊到了人生观价值观,时间也从八点半聊到了九点半,看得出来,老师很高兴。
老师最后说,你既然是跨专业还是需要补基础的,需要多看看相关的书籍和文献。这也印证了我的观点,他前面的咄咄逼人其实是想试试我的专业基础以及反应能力,而我用了一些手段巧妙的避开了,所以他决定揭穿我,也是告诉我,他不是那么好糊弄的,最后的聊天我觉得他还是想要我,因为他觉得我虽然跨专业基础差,但智商还在线,英语底子也有,属于培养培养也能出来的一类。至此,我已经能强烈的感受到上的可能性在增加,但老师此时还是没有松口,但我能感觉到,这也许只是时间问题。
转眼间已近年关,我在青岛的日子接近了尾声。1月27日是公司青岛这边的年会,年会离我住的地方不远,所以我决定提前半小时出发,可坑爹的是下小雪了,我在酒店打滴滴竟然无人接单,后来我走了一公里才搭上车,年会也迟到了。年会自然是吃吃喝喝加抽奖,但我的运气似乎一直不佳,无人机、ipad、手机、音响一个都没抽到。
幸亏有一个阳光普照奖,让我可以不用空手而归。然而,年会结束后才是最坑爹的,就在吃饭的这段时间,小雪已经变成了大雪,地上积雪已经有十公分那么厚了,马路上也没车了,同事约好一起去唱歌,我就自己一个人走回去了。虽然才不到十点,马路上空无一人,甚至连车都没有,更别想打车了,于是我独自一人走在这空空荡荡的马路上。
如需了解更多留学资讯,请关注微信公众号:好予博士留学PhD (ID:haoyuabroad)